来自:三牛财税 发布时间:2023-11-17 浏览 :次
处理涉税业务的时候,会有小规模、一般纳税人、个体户的区别,他们有什么区别?办理日常涉税业务又有什么不同?小编将三者的区别进行了整理,方便大家学习。
好多人都知道常用的登记注册类型有小规模、一般纳税人,登记注册形式有个体户、公司。
有经营能力的公民,依照本条例规定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从事工商业经营的,为个体工商户。个体工商户里也有小规模个体工商户,一般纳税人个体工商户。
1)小规模可转为一般纳税人。新成立的企业都是小规模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实行登记制,符合一般纳税人条件的纳税人应该向税务机关办理一般纳税人资格登记,可转为一般纳税人。
《个体工商户建账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个体户也得建立账本,而且和公司建立的账本一样。如果实在达不到建账标准的个体户,也得经过税务机关批准,建立收支凭证粘贴簿、进货销货登记簿等。
《个体工商户条例》第14-15条:个体工商户应当于每年1月1日至6月30日,向登记机关报送年度报告。登记机关将未按照规定履行年度报告义务的个体工商户载入经营异常名录,并在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上向社会公示。
个体户的经营都是以个人或家庭为单位,你想像一般公司那样找人投资可能比较困难,因为个体户没有股份之说。
比如,金融,投资,会计,房屋租赁,汽车销售,加工,种植,养殖,娱乐服务业等等。
如果投入额较大,年销售收入会超过500万,建议直接登记为一般纳税人。如果预计季销售额在30万以下,建议注册成小规模,可以享受免征增值税的优惠。
如果预计未来都是大客户,不会接受1%税率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建议登记为一般纳税人.
如果你公司未来成本构成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占比高,可抵扣的进项税额多,建议登记一般纳税人,否则登记小规模即可。
如果是13%税率的行业,并且为轻资产行业,税负较高,建议注册成小规模企业。
最近很多人咨询这两个问题:其实新法人或股东都存在的一些误区,今天小编统一给大家回复!
以上认识是错误的。只要办理了营业执照,必须在规定时间30天内办理税务登记手续。《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管法》第六十条节选:
第六十条:纳税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二千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三)未按照规定将财务、会计制度或者财务、会计处理办法和会计核算软件报送税务机关备查的;
纳税人不办理税务登记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经税务机关提请,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其营业执照。
这也是不对的!2018年工商总局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工商总局税务总局关于加强信息共享和联合监管的通知》,通知指出: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从在营业执照签发之日起30日内要办理税务登记,当月建账。企业必须要有一名专业会计,根据原始的票据凭证,为企业做账。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营业执照批下来后,首月建完账后,在取得税务登记证的次月起进行纳税申报。不管有没有赚钱,也不管有没有生意,每个月都要根据运营情况做账,然后根据账本向税务局做税务的申报。
☑进入工商经营异常明了,所有对外申办业务全部限制,如:银行开户、进驻商城等。
试想,一家公司,即使没有业务往来,但是员工工资、办公室租金、水电费、通讯费等基本费用,总该有支出吧,就算一时侥幸搞了一两个月的零申报,但能一直长期零申报下去吗?
显然不能!事实证明,在这件事情上抱有侥幸心理,但凡被稽查就会有罚款,并成为税务局重点稽查对象。
按规定连续三个月零申报都属于异常申报,将列入重点对象,超过6个月,则会被列为“非正常户”!
有收入就应该纳税,一如既往地零申报,这叫偷税!是要补缴税款和滞纳金的,还会被罚款!
连续3个月或累计6个月零申报,纳税信用等级就不能评为A级了,如果提供虚假的申报材料去享受税收优惠,那更是得不偿失,纳税信用将直接降为D级。
如果企业长期零报税,并且纳税人持有发票的,则发票就会被税务局降版降量,还要纳税人定期到税务机关进行发票核查。
零申报虽然可解一时之忧,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如果公司确实没有应税收入,建议慎重考虑是否要继续经营,不想再经营的公司一定要及时注销,避免涉税风险和信用等级降级的风险。
明码标价支付及信息安全
服务出问题全程跟进
报账出错100%全额赔付
让您的财产安全又保密
服务全程进行信息化监控